海上风电导管架装船发运
聚力开新业,积极抢抓能源新业务
深耕新能源装备制造。近年来,中能装备大力进军新能源市场,相关电站辅机、电气、钢结构等产品大量应用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领域,为新能源事业发展贡献了装备之力。“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快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当前,中能装备在既有新能源业务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光伏、生物质发电、海上风电等领域,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合资,拓展以装备制造为基础的多元化系统集成服务。
在光伏方面,多次与行业头部企业对接,已就光伏组件和单晶硅棒生产投资达成合作意向。在生物质发电方面,北京设备公司自主研制的CX90-K32-132型秸秆成型机,优于国家行业标准,能满足生物质电厂长期连续运行要求。目前,该设备已在黑龙江肇东和北林生物质电厂成功应用。
在海上风电方面,华南装备公司已完成国内海上风电最大直径、最长非嵌岩四桩导管架基础桩制造,国内最大中心轴距非嵌岩式四桩导管架建造,逐步构建了海上风电装备全系列产品链条。今年7月初,又完成新型吸力筒式导向架建造,开始从海上风电大型风机基础成套建造,向大型海上施工平台延伸。在此基础上,中能装备正加紧筹备海工装备产业园,全面助力海上风电发展,并积极跟进对接氢能、高空风能等新能源业务。
着力打好储能主动仗。“十四五”时期也是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立足于已有技术及装备制造基础,中能装备进一步聚焦储冷、储热、储电、储氢、电制燃料、终端用能电气化、节能减排及综合智慧能源服务等新能源及能源新业态,就提供核心装备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开展项目研究。大力推广“制造+运维”商业模式,集中资质、能力,全力做好电厂技改项目和备品备件业务,助力发电过程节能降碳。
秸秆成型机
聚力快转型,积极发展环保技术装备
核能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中能装备滤水设备、清污拦截设备、核级执行机构、管道及系统部件等装备在核电领域应用广泛。扬州设备公司作为阀门驱动装置领域的领军企业,研制出新型核电驱动装置,解决了“卡脖子”问题,促进了驱动装置国产化。其中,“2HA3华龙一号核电站用核级电动装置”荣获2020年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暨阀门博览会展品金奖。江苏装备为国内已投运和在建的所有核电项目提供了核级管道工厂化预制,在特殊厚壁、薄壁管道弯制、新钢种新材料应用等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以新环保技术助力清洁生产。北京设备公司积极强化岸电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成功完成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岸电系统工程建设,将继续推进港口船舶岸电整体解决方案全面升级,促进港口绿色转型。
兰州电修公司抓住环保市场复苏新机,升级电除尘设备,实施新型气动振打项目,有效解决常规电除尘器阳极板高度、场地受限难题,实现精准振打控制,二次扬尘降低明显,清灰效果更佳。今年上半年先后签订甘肃常乐、华电句容、上海长城庙等除尘器新建/改造合同,全力促进清洁生产。镇江设备公司VOCs治理技术—沸石转轮工艺处于国内外一流水平,先后在中船日立造船喷漆房废气治理、上海美资包装公司改造等项目成功应用。此外,该公司还开发了治理粉尘污染的新型环保设备-国内首台“纯电力驱动的移动式高真空吸引装置”,该设备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广泛应用于火电、钢铁、水泥、矿山等工业企业。
535千伏耦合负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聚力升品质,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南京线材公司2016年利用车间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年累计发电300多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913.96吨,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节约大量淡水资源。
湖南线材公司6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018年实施以来,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排约3440吨。
着力推进绿色生产。镇江设备公司致力于在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物流管理、产品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推动绿色制造普及,凭借在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产品设计、环境排放等方面的努力,获评2020年度镇江市级绿色工厂。
今年4月底,鞍山铁塔公司通过混改,完成车间厂房、镀锌生产线及环保设备的全面改造,建成目前国内先进的天然气加热环形镀锌生产线,计划年产能8万吨,实现零排放,将带来良好经济环境效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按照中国能建“30·60”战略目标行动要求,中能装备大力推进能源装备制造全要素、全流程、全价值链低碳发展,系统重塑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中国能建装备力量。